《信息可视化设计》融合设计学、认知科学与数据科学,构建数字时代信息设计的跨学科范式。全书以信息重构为核心,从技术哲学与设计美学双重视角剖析可视化对认知模式的革新,揭示人机协同的新型认知生态。通过数据5V模型(体量/速度/多样性/真实性/价值)解构信息处理机制,建立可视化设计作为认知工具的理论框架。
创新提出"理论-工具-方法"三维体系:理论层贯通认知心理学与视觉传达原理;技术层覆盖数据采集、视觉语法构建及动态交互设计;方法层独创五要素工作流,整合数据获取-语义解析-视觉转化全流程。实践部分通过大数据分析、知识图谱构建等案例,实证可视化在解决社会复杂议题中的战略价值。一本优质的设计学专业教材,视觉可视化是设计学领域的新兴学科,属于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此书获评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内容介绍
01 信息可视化启蒙
从信息可视化的哲学基础和美学原则出发,探讨技术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观,以及设计思维如何引导我们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并创造解决方案。
02 信息可视化设计概述
通过深入数据的本质,教材讨论了数据、大数据和信息的语义差异,并探索了5V模型(Volume, Velocity, Variety, Veracity, Value)如何影响我们的信息处理方式。
03 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技术和工具
技术与工具的创新工坊,教材不仅介绍了数据抓取和视觉新语言的构建,还探讨了如何利用最新的可视化工具来捕捉、分析和表达数据。
04 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将信息图的五要素作为设计流程的核心,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数据获取、研究和动态信息可视化的案例解析。
05 信息可视化设计实践
通过一系列实践案例,教材展示了信息可视化设计如何转化为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强大工具。
作者介绍
吴祐昕 博士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与信息设计系教授,信息交互与体验设计团队负责人,美国公派访问学者,设计学&MFA研究生导师,元宇宙融媒设计联合创新实验室创始人。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欧美同学会研究院对外传播中心专家。主持多项国家、教育部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主要学术方向为信息交互与体验设计、AIGC品牌创新及网络文创产业研究。
李桐 硕士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交互与体验设计方向硕士毕业,元宇宙融媒设计联合创新实验室研究员,数据可视化设计师。于2016年获得阿里巴巴公益云图数据可视化大赛最佳设计奖,后一直从事数据可视化行业,在阿里云、字节跳动多个大厂担任体验设计师,拥有丰富的信息可视化项目经验。

《信息可视化设计》封面

内页展示

清华大学出版社推荐的小红书

吴祐昕

李桐